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精准彩票中奖软件开挂有风险吗 > 新闻动态 > 美国打仗时最怕什么?张召忠:一旦遇到这2种情况,美军必然战败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3:54 点击次数:101
提到美国,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其强大的军事实力。美军的航母编队在海洋上游弋,战机在空中盘旋,军费常年位居全球第一,展现出一种“全球老大”的霸气姿态。
然而,我国军事专家张召忠却指出,美国这个看似不可一世的军事巨人,实际上存在两个致命的弱点。一旦被敌人抓住并击中,再强大的军队也会崩溃。这个观点并非空穴来风,因为从二战后美国参与的多场战争中,我们可以看到,这两个弱点已经反复以失败为证。
那么,究竟是什么让这个武装到牙齿的超级大国,其基础如此脆弱呢?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首先,打仗归根结底就是在拼后勤。从古至今,这一点一直没有改变。士兵需要食物,武器需要弹药,战机和坦克则需要大量燃油。对于擅长远洋作战的美军来说,一条稳定、高效的后勤补给线几乎决定了它能否持续作战。
展开剩余82%越南战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美军深入东南亚丛林作战,补给线被拉得很长,成为了越南游击队的理想目标。游击队频繁袭击美军的补给线,导致粮食和弹药经常无法送到前线,士兵不仅饿肚子,手中的武器也常常失去效能。这样一来,士气低落,战斗力自然大打折扣。
但更让美国头痛的,并不仅仅是来自战场上的敌人,更有来自国内的压力。美国的战争机器有一个特别的机制:总统虽然是三军统帅,但军费的决定权掌握在国会手中。二战后,美国几位总统曾绕过国会,单方面决定派兵。从朝鲜到越南,曾一度屡试不爽。然而,国会忍无可忍,于1973年通过了《战争权力决议案》,试图限制总统的战争决定权。
这个法案虽然约束力有限,但它代表了一个明确的政治逻辑:一旦总统的军事行动在国内失去民心,国会随时可以切断资金。越南战争的后期,随着国内反战情绪的高涨,国会最终切断了对越南战争的资金支持,前线的美军彻底断粮,最终不得不撤军。
进入现代,战争对资源的消耗变得更加惊人。每架先进战机价值几亿美元,每枚导弹的价格动辄上百万。美国早已不是二战时那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,去工业化导致它的制造业基础严重削弱,军工产能也大不如前。例如在俄乌冲突中,美国的武器援助经常因生产能力不足而拖延,连盟友的供应都跟不上。如果美国自己亲自介入一场大规模战争,资源能否支撑,恐怕难以为继。
除了后勤,民心也是战争的关键。如果国内民众不支持一场战争,那这场战争注定无法取得胜利。张召忠指出,第二个致命弱点,就是美国失去了国内民众的支持。越南战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。
战争初期,美国政府以“遏制共产主义蔓延”为名,成功获得了一部分民众支持。然而,随着战争的持续,媒体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。这场战争成为历史上第一场被电视广泛报道的战争,也被称为“客厅里的战争”。记者们把前线的血腥画面传回美国,燃烧的村庄、哭泣的儿童、阵亡的美军士兵的尸体,这些真实的画面让美国民众逐渐看清了真相。
此外,美军在越南大规模使用“橙剂”这种剧毒化学武器,导致大量越南人死亡,数百万人患上重病,甚至许多新生儿天生畸形。随着这些残酷事实的曝光,美国政府制造的“正义”形象彻底崩塌。民众意识到,这场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争,根本不该打。全国范围内的反战运动不断升级,最终迫使政府撤军。
阿富汗战争几乎重演了越南战争的剧情。2001年9·11事件后,美国以“反恐”为名入侵阿富汗,起初民众普遍支持。但战争一打就是20年,耗费超过两万亿美元,数千名美军士兵牺牲,然而恐怖主义的威胁却越来越大。美国民众开始质疑:我们到底在为谁而战?税款本该用来改善国内基础设施、教育和医疗,结果却被浪费在阿富汗这片无底洞里,难怪越来越多人反感。
阿富汗战场的真相,随着媒体的传播,无法再被政府隐瞒。当民怨沸腾,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时,美国政府只得像当年在越南一样,与塔利班达成协议,狼狈撤军。
除了后勤和民意,美国自身的傲慢与滥用武力,正是不断戳破自己软肋的罪魁祸首。
《纽约时报》曾花费一年多进行调查,还原了美军在阿富汗东北部努里斯坦省的一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。这个事件揭示了美国如何亲手制造出它最害怕的敌人。2003年,美军为寻找“基地”组织成员进入瓦伊加勒山谷,这个偏远地区之前从未遭遇过外来侵略。初期,当地居民欢迎美军的到来,但在2003年10月,美国中情局根据错误情报进行了一次空袭,摧毁了几座木屋和一座清真寺,并导致7名无辜村民死亡。事后,美方宣布空袭成功,但事实是他们的目标根本不在这里,而被摧毁的建筑和死亡的村民,正是美国的盟友家人。这个“成功”的空袭为塔利班的崛起提供了绝佳的机会。
这场空袭后,塔利班的力量迅速壮大,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加入了塔利班的行列。美军采取的强硬手段并未削弱敌人,反而加深了当地人对美国的敌意。美军在阿富汗陷入了一个死循环——局势愈加暴力,塔利班的支持者却愈加壮大。
历史的悲剧不断重演。阿里夫家族曾是美军的坚定支持者,然而在美军撤离后,他们的车队被误认为塔利班武装,遭到美军空袭,几乎全家丧命。阿里夫的痛苦回忆深刻揭示了美国在阿富汗的失败:他们声称来是为了帮助当地人,结果却成了加剧冲突的推手。
美国在一个本不该介入的地方反复轰炸自己最亲密的盟友,并且始终未能收获应有的成果,最终只能狼狈撤退。这一切,不仅是对阿富汗人民的背叛,也是对美国自己长久以来的政治与军事策略的自我毁灭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精准彩票中奖软件开挂有风险吗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